慢性肾病高磷血症饮食调养关键攻略

标题:慢性肾病防治:聚焦磷的指标调整,健康饮食至关重要

导语:慢性肾病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在众多病因中,高血磷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调整饮食中的磷摄入量来改善慢性肾病患者肾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磷酸盐与慢性肾病

磷酸盐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中。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磷酸盐含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然而,在慢性肾病病情进展过程中,肾脏滤过功能降低,导致血液中的磷酸盐水平难以有效代谢,从而引发高磷血症。


高磷血症会对慢性肾病患者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1. 加重肾脏负担:磷酸盐沉积于肾脏组织内,引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加剧肾脏损伤。

2. 形成结石:磷酸盐在体内过度聚集,容易形成泌尿系结石,增加尿路感染风险。

3. 损伤心脏:研究发现,高磷血症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 加剧钙代谢异常:在高磷血症情况下,机体为维持血钙稳定,会大量摄取骨骼中的钙离子,导致骨质疏松。

二、调整饮食减少磷的摄入

针对慢性肾病患者的磷摄入量进行控制,是缓解病情的关键措施。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饮食建议:

1. 限制高磷食物:如肉类、鱼类、奶制品等富含磷酸盐的食物应尽量少吃。特别是对于血磷水平已超过8mg/dl的患者,更需严格控制。

2. 选择低磷食品:蔬菜类(不含根茎、果实)、水果、谷物类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大有益处。患者可以适量摄入低磷食品。

3. 烹饪方式调整:减少烹饪过程中的磷酸盐含量,如尽量不用磷酸盐作为腌制剂或调料;选择煮、蒸、炖等烹饪方法,避免油炸和煎烤。

4. 注意补钙:在减少磷酸盐摄入的同时,补充足量钙质有助于维持血钙稳定。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5. 药物辅助:对于高磷血症严重患者,可考虑使用磷酸盐结合剂、螫合剂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三、案例分析

55岁的王先生患有慢性肾病,近期检查显示其血磷水平为9mg/dl。根据医生的建议,他在饮食上做了以下调整:


1. 限制肉类摄入,每周不超过2次;选择低磷的鱼类替代;
2. 奶制品每天不超过200克;
3. 避免使用磷酸盐作为调料或腌制剂;
4. 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王先生的血磷水平降至7mg/dl以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总结:

针对慢性肾病患者的磷的指标调整非常重要。通过调整饮食减少磷的摄入,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综合治疗慢性肾病。在此过程中,关注饮食健康、控制磷的摄入是关键。

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

参考文献:
[1] 熊伟. 慢性肾病高磷血症的饮食治疗研究[J]. 中国慢性病杂志,2019,5(4):256-258.
[2] 肖文英,刘金花,李慧敏等. 高磷血症与慢性肾病的关系及防治策略[J]. 临床检验杂志,2017,35(11):952-953.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