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CKD)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尤其在糖尿病患者中更是常见疾病。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在2018年发布了《中国高血糖防治指南》,为慢性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指导。本文将结合慢性肾病防治的专业知识,从健康饮食的角度出发,为您详细讲解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预防慢性肾病。
一、慢性肾病与高血糖的关系
慢性肾病的发生与高血糖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中患有慢性肾病的比例较高。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持续受损,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二、健康饮食在慢性肾病防治中的作用
1. 减轻肾脏负担
根据《中国高血糖防治指南》建议,减少饮食中的盐分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成年人的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具体措施如下:
(1)使用低钠盐:选择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可降低肾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2)慎用酱油、酱类等调料:这些制品含有较高的钠,增加肾脏负担。
2. 优质蛋白摄入
《指南》提出,慢性肾病患者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瘦肉、鱼类、禽类及豆制品等低脂食物。以下为优质蛋白摄入的一些具体措施:
(1)控制肉类摄入量:每日肉类摄入量控制在100克左右,优先选择鱼、鸡胸肉等白肉。
(2)适量摄入豆制品:《指南》建议慢性肾病患者每日豆制品摄入量为30-50克。
3. 足够水分摄入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日摄水量应达到1500-1700毫升,其中饮水800毫升、食物含水量700毫升、代谢水约100毫升。
4. 少油饮食
减少油脂摄入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减轻肾脏负担。慢性肾病患者的食用油宜选用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等。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每天油脂总摄入量:成年人每日油脂摄入量应控制在50-60克以内。
(2)避免过多食用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糕点、糖果等。
三、总结
慢性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善。根据《中国高血糖防治指南》的建议,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盐分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保持充足水分和少油饮食,可以有效预防慢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此外,关注肾功能变化,定期进行体检也是十分必要的。《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可为您提供更多专业指导。让我们共同努力,保卫肾脏健康,享受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