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防控之道:营养策略大揭秘

**慢性肾病的预防和治疗:营养与生活方式的优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肾病(CKD)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球约有8.5亿人患有慢性肾病,其中我国CKD患者约1亿。如何有效预防及治疗慢性肾病成为了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健康饮食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优化营养摄入来降低CKD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合理膳食,减少肾脏负担

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控制 dietary sodium(钠)和fatty acids(脂肪酸),以减轻肾脏负担。具体措施如下:


1. 少油少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30克/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天。烹饪时尽量使用蒸、煮、炖等方法,避免油炸和煎炒。

2. 适量蛋白:慢性肾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鱼、肉、蛋、奶等食物。建议每日蛋白摄入量为0.8-1.0克/千克体重。

3. 控制水盐摄入:肾脏是人体调节水分平衡的重要器官。患有CKD的患者应控制饮水和食物中钠的含量,避免水肿和高血压症状加重。

二、补充维生素D和钙,维持骨骼健康

慢性肾病患者的骨骼健康易受影响,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等并发症。如何补充维生素D和钙成为关键问题。

1. 维生素D:人体可以通过饮食摄入和皮肤暴露于阳光中来合成维生素D。建议患者每天摄入400-8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的有鱼肝油、蛋黄、鱼类和奶酪等。另外,可以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来满足需求。


2. 钙: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日钙摄入量为1000毫克/天。患有CKD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增加钙的摄入量,以维持骨骼健康。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大豆制品、坚果和绿叶蔬菜等。此外,可以服用钙补充剂,每日剂量不超过1000毫克。

在此提醒,患者在购买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时,请务必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或药店,避免假冒伪劣产品。

三、关注病情变化,定期复查

慢性肾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应密切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尿量明显减少、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总之,慢性肾病患者通过优化营养摄入和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CKD的风险,提高生存质量。同时,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及时接受医生指导。

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为广大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保健知识,帮助他们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保持健康。让我们一起关注肾脏健康,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