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防治: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病症之一。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其中生活方式的不当饮食习惯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着重介绍慢性肾病患者的健康饮食原则,强调少油少盐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实例来阐述这一理念。
一、低磷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慢性肾病患者往往存在高血磷的问题,过多摄入含磷食物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慢性肾病患者将每天的磷摄入量控制在600-800毫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磷食物:
1. 海产品:鱼虾、贝类、海带等;
2. 肉类:牛肉、羊肉、猪肉、禽肉等;
3. 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干等。
长期高磷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慢性肾病病情加重。因此,慢性肾病患者应减少上述食物的摄入量,选择低磷食物为主,如:
1. 蔬菜水果:黄瓜、番茄、苹果、梨等;
2. 谷物:大米、小麦、玉米等。
为方便患者进行低磷饮食,建议购买含磷量低的食品。例如: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
二、少油少盐:改善肾脏功能
适量摄入油脂和食盐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但过剩的油脂和食盐摄入会对慢性肾病患者产生不利影响。长时间的高脂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或加重慢性肾病。
1. 少油饮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的脂肪摄入量控制在占总能量摄入的25%以下。为减少油脂摄入,患者应:
(1)尽量选择清蒸、炖、煮等烹饪方式;
(2)少用油炸、煎烤、烧烤等高脂烹饪方法;
(3)食用植物油时,控制用量,每人每天不超过30克。
2. 少盐饮食
我国居民普遍存在食盐摄入过多的问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为降低食盐摄入,患者应:
(1)减少炒菜时的用盐量;
(2)尽量不食用腌制、加工食品;
(3)使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
三、其他健康饮食习惯
此外,慢性肾病患者还应保持以下健康饮食习惯:
1.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磷水平,改善肠道功能;
2. 限制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状况合理调整蛋白质摄入量,避免过度损耗肾脏功能;
3. 注意水分管理:根据医生建议控制饮水量和排尿量。
总之,慢性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科学饮食,遵循低磷、少油、少盐的原则。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减轻肾脏负担,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本文的介绍能为广大患者带来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