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我国慢性病患者已达2.6亿人。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国在慢性病防治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合理膳食是慢性病防治的重要基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食用油摄入量不超过25~30克。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一要求,详细分享少油少盐的健康饮食知识。
一、减少钠盐摄入
钠盐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每人每增加1克钠的摄入量,血压上升0.2千帕(1.5毫米汞柱)。因此,控制食盐摄入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
1. 改变烹饪方法:尽量使用蒸、炖、煮、扒等不加盐或少加盐的方法烹饪食物,减少菜品中盐的含量。例如,制作红烧肉时可以适量加入一些番茄酱或酱油代替盐分。
2. 选择低钠食物:在购买调味品和食品时,注意选择低钠或无钠的品种。如使用低钠盐、低钠味精等替代传统产品。
3. 控制家庭用盐量:家庭烹饪时可使用小盐勺,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标准控制食盐摄入。
二、限制食用油摄入
过多食用油脂与高血脂、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减少食用油摄入的方法:
1. 节日限油:节日聚餐时,尽量选择低脂肪的菜肴,避免油炸食品。
2. 控制烹饪油用量:家庭烹饪时,尽量使用橄榄油、花生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油脂。
3. 健康调料代替油脂:例如在使用番茄酱或豆瓣酱时,可以适当增加用量来代替部分油脂。
4. 减少外出就餐频率:外出就餐往往会导致油脂摄入量超标。
三、合理搭配膳食
1. 多样化食物选择:每人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确保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包括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畜禽肉类、水产品、蛋豆坚果类等。
2. 适量进食五谷杂粮:推荐每日摄入约250~400克谷物及制品(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
3. 增加蔬菜摄入量:每人每日应摄入300~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
4. 控制糖分摄入: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减少糖饮料和高糖食品的摄入。
四、实践健康饮食,购买慢性病预防好帮手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调整饮食结构,以下是我们推荐的慢性病预防好帮手:慢性病预防好帮手。
总结:通过合理膳食、控制钠盐和食用油摄入,我们可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饮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