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快速变迁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近年来慢性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加强慢性病防治,促进国民健康,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慢性病的定义与危害
慢性病是指一系列发病缓慢、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无明显病因,治疗难度大,康复周期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30%的成年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死亡风险:慢性病患者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以心血管疾病为例,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达到1900万。
2. 加剧劳动能力下降:慢性病可以导致劳动力丧失,影响患者经济收入和工作机会。
3. 引起社会负担加重:慢性病治疗费用高,病程长,会增加医疗保障系统的压力。
二、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
防治慢性病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在此,着重介绍少油少盐健康饮食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
1. 少油少盐的健康饮食原则
研究表明,过度摄入油脂和食盐是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因此,遵循以下原则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病:
(a)适量摄盐: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相当于约一个小汤勺的量。
(b)减少烹饪用油:尽量采用蒸、煮等清淡烹饪方式,减少煎炸炒等油腻做法。推荐每日食用油量为20-30克。
(c)限制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烤肉、油炸食品等应尽量避免,多吃富含植物性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2.《少油少盐健康饮食指南》的具体内容
为了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我国有关部门编写了《少油少盐健康饮食指南》,以下为该指南的部分内容:
(1)主食以全谷物为主:如糙米、玉米、全麦等,搭配适量蔬菜和薯类。
(2)增加豆制品摄入:每天约25-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3)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每日摄入量约为300-500克,提倡种类多样化。
(4)肉类选择:首选瘦肉,如鸡肉、鱼肉等。适量食用禽蛋和乳制品,每人每天不超过30克脂肪。
(5)烹饪方式推荐:
* 蒸:保持食物原味,营养丰富。
* 煮:适合多种食材,保留营养成分。
3.购买健康食品的建议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符合少油少盐原则的健康食品。在此提供以下购买建议:
(a)关注产品标签:选择标有机理、营养强化类标识的产品。
(b)优先选择无添加或低添加剂产品:如无糖、低钠、非转基因等。
(c)网购平台参考:《慢性病预防好帮手》(慢性病预防好帮手)等电商平台上有许多专门针对慢性病患者研发的健康食品,可关注购买。
总之,通过遵循少油少盐的健康饮食原则,结合其他防治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积极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共同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