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据相关数据显示,血脂异常已成为我国成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本文将从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及可能引起的疾病等方面,为大家一一解读。
一、血脂异常诊断标准
血脂异常是指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的代谢紊乱。目前国际上较常用的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是根据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发布的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报告(ATP-III)。以下是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
1.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1mmol/L为正常;3.44mmol/L~4.13mmol/L为新发高LDL-C血症;≥4.14mmol/L为LDL-C升高。
2. 甘油三酯(TG):1.03mmol/L为正常;男性<1.03mmol/L、女性<1.01mmol/L为低HDL-C血症。
4.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4.5为血脂异常。
二、血脂异常易引起的疾病
1. 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2. 急性脑卒中:血脂异常会导致脑血管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急性脑卒中发生。
3. 脑血管病:血脂异常易导致血液稠度增加,造成脑血栓形成,引发脑梗塞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症。
4. 糖尿病: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密切相关,高脂血症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升高。
5. 高血压: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壁损伤,使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三、少油少盐健康饮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建议:
1. 限制油脂摄入: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如花生油、菜籽油等;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如猪油、牛油等。
2. 减少食盐摄入:日常饮食中应尽量减少含盐高的食物,如咸菜、泡菜、方便面等。
3.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燕麦、水果和蔬菜等。
4. 适量摄入鱼类:鱼类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5. 保持适当体重:肥胖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保持合理体重非常重要。
6. 积极运动:长期坚持适量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水平。
总之,对血脂异常的早期诊断和防治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为你提供全面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知识,助你远离病痛困扰。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