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防治大揭秘健康饮食策略

标题:慢性肾病防治的奥秘——从查肾功到健康饮食

一、引言

慢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为了提高民众对慢性肾病的防治意识,本文将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从查肾功能的主要检查项目入手,深入探讨慢性肾病防治的关键策略。

二、查肾功能主要查什么


肾脏功能评估是诊断和监测肾病的重要手段。查肾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血清肌酐(Scr):血清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重要指标,通常在肾功能损伤时首先升高。正常值为57-111μmol/L。

2. 尿素氮(BUN):尿素氮反映了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当肾功能受损时,尿素氮浓度会上升。正常值为2.78-7.14mmol/L。

3. 尿酸:尿酸可以作为评估肾脏排尿酸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范围为268-488μmol/L。

4. 血钾、血钠:血钾和血钠水平反映了电解质平衡状况,与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5. 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为90-140ml/min/1.73m²。

三、慢性肾病防治的关键——健康饮食

在慢性肾病防治方面,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下面将从少油少盐的角度出发,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 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包括鱼、禽、肉等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患者每天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但需限制肉类食物的摄入量,尤其是高脂肪含量较高的红肉。

2. 控制钠盐摄入

慢性肾病患者的尿量减少,肾脏排钠功能减弱,易导致水中毒。因此,患有慢性肾病的人应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分,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3克左右。此外,尽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调味品和高钠食物。

3. 限制液体摄入

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降低,排泄能力下降。此时,合理安排液体摄入至关重要。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控制每天的水摄入量,避免因饮水过多导致水肿和尿量减少。

4. 补充必需氨基酸

慢性肾病患者的饮食中宜适量补充必需氨基酸,如乙酰氨基酸、谷氨酸等。这些氨基酸有助于改善肾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


5. 合理搭配膳食

慢性肾病患者应注重食物的多样化和均衡性。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摄入粗粮,增加膳食纤维。

四、结语

总之,慢性肾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查肾功能的了解肾病情况,结合合理饮食,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在此提醒广大患者: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遵循医嘱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参考资料:

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