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慢性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已有8.5亿人受到不同程度慢性肾病的影响,其中我国患者数量约占世界总数的1/4。为了提高人们对慢性肾病的认识,本文将就慢性肾病防治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又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简称CKD),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病程持续超过3个月以上的疾病。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展到晚期,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寿命。
二、肾功能检查什么指标?
为了诊断和监测慢性肾病患者的病情,医师通常会对以下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1. 尿常规:通过观察尿液颜色、泡沫多少、透明度及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等来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2. 肾功能血清指标:
(1)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简称BUN):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肌酐(Creatinine,CR):也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3)血尿酸(Uric Acid,UA):监测痛风等疾病的肾功能。
3. 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有助于发现早期肾病。
三、慢性肾病防治策略
1. 少油少盐健康饮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具体措施如下:
(1)减少烹饪过程中加盐量,用醋、香料等调味品替代;
(2)不要食用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
(3)选择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多样性。
2.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鸡肉、鱼肉、牛肉等。建议按照每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的0.8g计算蛋白质摄入量。
3. 适量运动:增加体力活动,提高心肺功能,有助于降低慢性肾病发病风险。
4.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引起慢性肾病的常见原因。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对于减少肾病发病风险至关重要。
5. 定期检查:长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并治疗慢性肾病。
四、结语
慢性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们要充分了解它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方法。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适当运动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果需要更多关于慢性肾病的专业指导,可以咨询医生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