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慢性疾病防控的战略部署,现将慢性肾病防治知识予以普及,以期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共同构建健康的美好生活。
一、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慢性肾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出现慢性损害,且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尿酸血症等。慢性肾脏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疾患之一。
1. 临床表现:轻度慢性肾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以下表现:
(1)腰痛、乏力;
(2)尿量减少或增多,尿液色泽异常;
(3)水肿,主要以眼睑和踝部易见;
(4)高血压、贫血等症状。
2. 诊断与分期:慢性肾病主要通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进行评估。我国慢性肾脏病临床分期如下:
(1)1期:Scr正常,肾小球滤过率(eGFR)≥90ml/min/1.73m²;
(2)2期:Scr升高,eGFR60~89ml/min/1.73m²;
(3)3期:Scr升高,30<eGFR<59ml/min/1.73m²;
(4)4期:Scr升高,15<eGFR<29ml/min/1.73m²;
(5)5期:Scr升高,eGFR≤15ml/min/1.73m²。
二、慢性肾脏病的防治
对于慢性肾病的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了解病因,积极控制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肾功能损害,需长期服药控制血压和血糖,以降低肾脏负担。
2. 健康饮食: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尽量减少油盐的摄入,避免高嘌呤食物、高钠食品和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类等。具体有以下建议:
(1)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
(2)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每日摄入量约25~30克;
(3)限制肉类、海鲜类的摄入,选择低脂牛奶蛋白补充蛋白质;
(4)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规律作息,适当锻炼身体,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
4. 规律体检: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如Scr、eGFR、尿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5.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调脂药等。
三、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
针对慢性肾病患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预防,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饮食干预: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茶等;
– 适当锻炼: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氧供应;
– 保持乐观心态:学会正确面对疾病和生活中的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
总结:慢性肾病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通过了解病因、控制原发病、健康饮食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措施,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关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更是保障患者全身健康的关键。《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点击购买)一书将为您提供更多关于慢性肾病及相关疾病防治的专业知识。让我们一起关注肾脏健康,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