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慢性肾病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统计,我国慢性肾病患者已超过1亿人,其中营养不良患者占总数的50%以上。营养不良不仅会加重病情,还会导致治疗难度增大,预后不良。因此,针对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一、慢性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慢性肾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持续恶化,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其病理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1. 氮质血症:由于肾功能损害,体内代谢废物蓄积,导致血尿素氮、肌酐等非蛋白含氮物质升高。
2. 电解质紊乱:慢性肾病患者的离子平衡功能受损,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
3. 贫血:肾脏是红细胞生成素的重要来源,肾功能损害可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及寿命缩短,进而引起贫血。
4. 免疫功能下降:慢性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普遍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
二、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治疗措施
针对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治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供给充足的能量:患者每天的能量摄入应保证在25-30千卡/千克体重·日。根据患者的体重、性别、年龄及活动量等因素进行调整。
2. 蛋白质的摄入:慢性肾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为0.6-1.0克/千克体重·日。提倡优质蛋白来源,如鱼、肉、鸡、鸭等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
3. 控制钠盐摄入: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可减轻肾脏负担,每天摄入量不超过5克。建议患者使用低钠盐或无盐酱油。
4. 适当增加主食:慢性肾病患者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60%-65%,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5. 饮食多样化: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6.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肾脏负担,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肾功能损害。
7.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定时定量吃饭,避免饥一顿饱一顿。
(2)细嚼慢咽、慢慢咽食,减少胃部负担。
(3)晚餐不宜过晚、过饱。
8. 治疗期间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如氨基酸类制剂、复方α-酮酸片等。
9. 注意监测及调整:
(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定期检查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三、总结
针对营养不良患者的慢性肾病防治,采取合理的营养治疗措施至关重要。通过控制钠盐摄入、增加主食摄入、合理膳食搭配、戒烟限酒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关键词链接】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
总之,慢性肾病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营养治疗,加强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